7月1日开贴!三伏天灸日,冬病夏治正当时

时间:2023-06-27 20:08:26 来源:南方Plus

今年的7月1日过后,东莞即将进入一年当中天气最热、阳气最旺盛的“三伏天”。三伏天期间,人体腠理疏松,经络气血流通,有利于药物的渗透和吸收,是温煦肺经阳气,驱散内伏寒邪的最佳时机。


(资料图片)

又是一年“三伏天灸”时。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中医师徐霞介绍,患有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消化、免疫系统疾病的市民,可以通过“三伏天灸”来有效改善健康状况,治疗和预防相关疾病。

据介绍,黄帝内经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病冬治,冬病夏治”的说法。每年的夏天进行“三伏天灸”来加强和巩固三九疗效,是对“三九灸”的有效补充和延续,“三伏灸”“三九灸”相配合,阴阳并补,夏养三伏,冬补三九。

三伏贴又名“三伏天灸”,贴灸药物按适合东莞地域的经典处方选用上等药材,采用严谨的工序,独家调配。医生会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根据各人的实际情况进行专业选穴,通过腧穴经络影响所属脏腑,激发和调整机体内在的生理功能,提高免疫力,起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作用。

徐霞说,三伏灸的治疗范围为:

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性咽喉炎、慢性咳嗽、虚人感冒等;

消化系统疾病:胃痛、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絮乱、消化不良等;

免疫系统疾病:风湿性关节炎、寒湿性关节炎、荨麻疹等;

运动系统疾病: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妇科疾病:慢性盆腔炎、子宫肌瘤、痛经、月经不调、虚寒不孕等;

儿科疾病:支气管哮喘、反复咳嗽、体虚易感冒、厌食、腹泻、遗尿、消化不良、汗症等。

三伏灸也有禁忌症:皮肤对药物特别敏感者及疤痕体质者不适合做天灸;肺结核咳血,支气管扩张咳血,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不适合做天灸;孕妇、感冒发热者不适合做天灸。

今年的天灸时间为:

伏前:2023年7月01日(周六)

初伏:2023年7月11日(周二)

中伏:2023年7月21日(周五)

加强:2023年7月31日(周一)

末伏:2023年8月10日(周四)

加强:2023年8月20日(周日)

徐霞介绍,目前,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建卫院区门诊楼二楼治未病科已经开始着手准备是为广大市民贴灸。具体贴灸时间为每天08:00-17:30,中午不休息,如果错过了以上的治疗时间,也可以第二天过来贴灸。前来贴灸时,尽量穿宽松衣服,不穿紧身牛仔裤,女性不穿连衣裙,连体裤。

【注意事项】

1、三伏贴贴敷时间,一般成人贴敷1-2小时,儿童30-45分钟。

2、三伏贴具有一定药性,贴敷后局部皮肤微红或有色素沉着、轻度搔痒均为正常反应。

3、三伏贴进行完之后,要记住保持涂药处的干燥,不要对着空调的冷风吹,以免寒气入侵体内,4小时内不沾水。

4、贴三伏贴期间,要注意不宜吃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也不要吃高蛋白、虾蟹类海鲜。

5、三伏贴后要少吃冷饮,冷饮不但伤及脾胃,还会导致体内的寒气凝滞,影响疗效。

南方+记者 欧雅琴

【作者】 欧雅琴

健康东莞

关键词:
x 广告
x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