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是什么?说不清也摸不着,但大家都会通过一个人的状态来判断。简单地理解,体质就是身体的素质。在中医上来讲,体质不好、抵抗力差其实都是说的阳气不足了。
阳气是什么?中医认为阳气是生命之根本,它能让身体活动起来,帮助我们进行生长发育、抵抗外邪等。
《黄帝内经》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1]意思是,阳气就像普照大地的太阳,太阳若没了,万物不生。那人的阳气没了,外邪就可以随意攻击我们的身体了。
(资料图)
所以说阳气是生命的根本,阳气即正气,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正气不足,身体就会出现各种问题。
而孩子身体频繁不适,实际上就是他的“阳”出了问题。尤其是今年,相信妈妈们都发现了,孩子的阳气比往年更弱一些。
1.今年春天的气温多变,忽冷忽热,衣服很难加减。人体在这种温差大的环境中更容易感受外界的风寒湿燥邪,频繁生病,会耗费身体大量阳气。
2.去年新冠,春天又经历了流感,最近又爆发的二阳,反复的高热会让孩子阴津受损,阳气无法生化,使得阳气受损严重。
3.春夏潮湿且多雨,湿热夹杂,易伤脾阳,脾受损,孩子的阳气自然就变弱了。
4.张仲景在《 伤寒杂病论 》就提到:“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以阳气内微,不能胜冷。”意思就是:立夏之后,因为天气炎热高温,身体的阳气会跑到了体表,内里阳气虚空。
所幸,容易虚寒的夏天,也是天地里阳气充盈的时候。所以,阳气弱的孩子,家长们要把握这个难得的机会,帮助孩子扶阳,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扶阳的方法很多,简单的如晒背、泡脚,但是妈妈们都知道,春夏潮湿多雨,晒背这种方式断断续续无法实施。而且随着天气愈发炎热,晚上给孩子泡脚,娃又很抗拒,怎么办呢?
其实古人早早告诉了我们答案,《扁鹊心书》中有云:“扶阳之法,艾灼第一”,用点燃的艾草代替太阳,给你满满的阳气。
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也达到四季高峰,肌肤腠理开泄,此时用艾草的纯阳之力给身体扶阳,能起事半功倍之效。所以,艾灼对于扶阳无疑是好的选择。
艾灼即“灸法”。古时候是用一小撮艾绒揉成一个艾柱,直接放在皮肤特定穴位处点燃,也就是瘢痕灸。但现在我们已经很少使用这样的方法,这里给大家介绍一种相对温和,更适合家里操作的悬灸,也就是将艾条点燃,距离穴位一定高度后施灸。
灸法,分为以下几种(摘自陈日新教授的《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
温和灸,点燃艾条对准肚脐,距离皮肤约2-3厘米,以感到温热为宜,固定不动,让灸感传递开来。
回旋灸,点燃艾条对准肚脐,距离皮肤约2-3厘米,做顺时针或逆时针往复熏灸。这样首先可以温热局部气血。
雀啄灸,点燃艾条对准肚脐,距离皮肤约2-3厘米,像麻雀啄食一样,上下来回熏灸。有利于疏通局部经络。
循经往返灸,点燃艾条对准肚脐,距离皮肤约2-3厘米,顺着任脉往返来回熏灸。不仅可以疏导经络,还能激发体内的经气。
有的妈妈会顾虑,小孩子的体质适合灸法吗?会容易上火吗?中医其实讲究对证和纠偏,换句话说,在身体偏离健康状态的时候,帮助把偏离的方向往回拨。
艾条纠正的就是身体的虚寒和瘀堵状态。
小孩子原本就是稚阴稚阳之体,如果错误喂养、或者错误治法,很容易伤到稚嫩的阳气,变成虚寒的体质。
现在很多小朋友,或多或少都有脾胃虚寒的问题。这类小朋友,就适合用灸法来应对身体的虚寒状态。
建议小孩子每个穴位灸5~10分钟,总时长不要超过30分钟,也可以根据孩子的感受随时调整。
大人每次灸穴位选3-5个即可,灸出感觉后可以一个穴位连续灸半小时到一小时。总时长建议不超过2小时。
平时小儿的常规穴:身柱和天枢。身柱是孩子整体机能提高的重要穴位,因此,小孩子灸时,会经常用到这个穴位;天枢是天地交汇的枢纽,也是非常合适的。
如果是单纯体表受寒,流鼻涕、鼻塞、怕冷不出汗等,没有伴随热证,舌苔前三分之一无热象(舌质红、舌苔黄、舌苔有小红点等),则可以取穴大椎、肺俞。
如果是中焦虚寒,脾胃运化功能相对弱一些,没有伴随热证,舌苔前三分之一无热象,则可以取穴中脘、神阙。
如果是下焦虚寒,小肚子摸上去冰凉,舌苔后段白厚,没有伴随热证,则可以取穴神阙、关元。
如果按以上指导,还不会配穴,可以发舌苔照给有问必答帮忙配穴,配穴完成后按以下顺序排序:艾灸时的主顺序是后背到腹部,后背穴位从下到上,腹部穴位从上到下。
1.环境尽量选择无风、温度适宜、安静的场所,在灸的时候及灸之后毛孔敞开,更容易受风受寒,需注意防护。
2.最好找关系亲密的家人和伙伴互相灸。比如夫妻之间、男女朋友之间、父子母子之间,这样二者之间有天然的人际联结;自己给自己灸也可以,但效果要差一些。
3.灸与吃饭时间隔半小时以上,白天灸比晚上更好。但如果抽不出时间,晚上灸也可以。灸后当天尽量不要洗澡。
4.艾条要买品质好的真艾条,掺假的艾条燃烧后气味比较刺鼻,温度不稳定,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用了还容易上火。
妈妈们要注意:灸法不是烤肉,并非越烫越好。
灸是讲究入穴的,是通过毛孔的打开,穴位开阖,经络的疏通,把阳气的能量穿透进身体里。
灸法讲究艾火和药力的渗透,而不是烤。所以在灸法的关键工具——艾条的选择上,也是有很多讲究的。
当年采收的新艾草是不可以用来施灸的。《本草纲目》中记载:「凡用艾叶,须用陈旧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若生艾,则易伤人肌脉。」李时珍也是建议选择陈艾来艾灸。
那是不是时间越久,效果越好呢?
其实不是,凡事都有个度。《孟子·离娄》中说「七年之病,当求三年之艾也」,存放3-5年左右的陈艾比较适合。存放时间过长的,艾草精油会逐渐流失;放太久都闻不到艾的香气,艾条的作用也就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