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区水果首席专家团队:助力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3-04-24 22:44:49 来源:江津融媒体中心

日前,记者来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江津区宏顺友葡萄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

一片青翠令人心旷神怡

绿油油的葡萄藤爬满树架

黄豆大小的幼果挂在绿叶丛中

长势喜人

▲专家观察葡萄新品种长势

我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水果首席专家熊伟及团队成员们穿梭在藤架间,观察新品种生长情况,指导落实新品种筛选试验和避雨增糖技术装备,为今年葡萄丰产丰收打下基础。

▲自动收折保光避雨设施

“今年葡萄的叶片长势和花芽质量优于往年,全靠专家们送来的服务和避雨增糖技术!”江津区宏顺友葡萄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文明泽告诉记者,葡萄耐寒不耐涝,首席专家研制的自动收折保光避雨设施能够有效规避连阴雨带来的不利影响,大大提高葡萄的糖度和产量。”

熊伟是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研究员,农业农村部果树专家,从事水果生产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30余年。2022年,熊伟被选聘为江津区水果首席专家后,组建了水果首席专家团队,建设了2个试验站。

▲江津区水果首席专家团队

自成立之初,团队就一直围绕解决三个核心问题开展工作

一是围绕农村劳力紧缺,攻关丘陵山地全程无人作业关键装备和农机农艺融合技术,解决未来我国丘陵山地谁来种地问题。

二是针对养殖粪肥、秸秆和果园行间综合利用,示范树盘覆盖行间饲料免耕栽培综合技术,助力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

三是针对葡萄等水果连阴雨寡日照危害,攻关落果低产和品质差瓶颈难题。

▲水果首席专家指导柑橘绿色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熊伟介绍,为了提升我区水果的品质、产量和经济效益,一方面,团队聚集中国科学院和本土人才,整合市政府与中国农科院战略合作等项目,支撑江津水果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围绕产业瓶颈问题和总体目标任务,通过建立试验站和试验基地,开展技术攻关和集成示范。

专家团队的进驻

让我区水果产业

取得了

不少亮眼的成绩

农机装备智能制造方面

协同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以及装备制造企业等,研制丘陵山地电驱新能源、履带式果园多功能无人驾驶拖拉机,攻关有机肥定向撒施和开沟施肥回填一体作业机器人。目前,完成2款无人拖拉机研制,并实现量产,可实现田间运输、喷药补微、深翻深耕、有机肥定向施投机的无人化作业和秸秆粉碎还田系列技术。

▲履带式果园多功能无人驾驶拖拉机

免耕栽培综合技术方面

将野豌豆作为优良饲料绿肥应用于果树生产,示范果树树盘覆盖行间饲料免耕栽培综合技术,有效解决养殖粪肥、秸秆等面源污染问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涵养水源能力、供肥保肥能力和养分有效性等逐步提高。

▲野豌豆

农业设施研发应用方面

在支坪葡萄试验点引进阳光玫瑰、妮娜皇后、甜蜜蓝宝石3个葡萄品种测试,研发出自动收折保光避雨设施,攻关了连阴雨寡照葡萄高糖高产关键难题,并完成试验设施升级改造。目前,该技术已在重庆多个区县大力推广。

▲江津区水果首席专家团队葡萄试验站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方面

协同区多种经营技术推广中心开展技术服务,指导柑橘营养诊断平衡施肥,免费为4家业主检测柑橘营养,配送微肥5120公斤。狠抓技术示范,推动落实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资金85万元。开展果树适地适栽调研,形成全区柑橘发展规划1份。

▲水果首席专家指导柑橘绿色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接下来,水果首席专家团队将——

●进一步推进柑橘基地实现宜机化、智能化管理和绿色生产示范;

●开展柑橘适地适栽验证示范;

●争取在江津建设市级柑橘品种测试园,引进和选育突破性新品种用于测试和展示;

●继续攻关果园对靶喷药、开沟施肥回填一体作业机器人关键核心技术;

●实现山地果园系列无人作业机器人规模化、产业化,并向全国大规模推广应用。

全媒体记者:杨安迪 通讯员:苏俊杰

编辑:马世豪 编审:吴   刚 李婉龄

值班副总编辑:贺宝胜

总编辑:罗玉江

声明:凡江津区融媒体中心所属平台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关键词:
x 广告
x 广告